國一第二冊L4聚落與交通補充資料~聚落

壹、聚落
1、定義:人們工作、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包括房屋、道路等相關設施
2、
聚落
鄉村
都市
關係鄉村是都市的原型都市是鄉村發展的結果
數量人口、住屋數量較少人口、住屋數量較多
密度人口、住屋密度較低人口、住屋密度較高
產業結構以第一級產業為主(農、林、漁、牧業)以從事第二、三級產業比例較高(從事工、商業較多)
居民組成多由具有血緣、宗族關係的人所組成複雜,由來自四面八方從事不同職業的人組成
景觀田園景色或古樸漁村風情高樓大廈林立
貳、鄉村聚落的分類
鄉村聚落集村散村
景觀差異住宅集中於一處住宅分散於各地
影響因素及實例1、治安不好→屏東縣的萬巒、內埔2、水源缺乏→雲林縣的裦忠、東勢
3、耕作制度→高雄縣的燕巢、仁武
1、地形崎嶇的丘陵→新竹縣的寶山2、水源充足的平原→宜蘭平原
盛行地區嘉南平原、澎湖群島北部丘陵、宜蘭平原
参、都市的形成
1、集村發展成都市的有利條件:
a、交通便利。b、資源豐富,地形平坦
2、形成過程:
條件良好的集村→吸引二、三級產業移入→居民不斷增加,最後發展成都市。
3、  判定都市的指標:
一般指標
台灣的標準
人口數達到衣錠規模台灣需 > 2500人
人口密度高於標準台灣需 > 1000人/平方公里
居民產業結構以第二、三級產業人口為主台灣需 > 60%的人從事工商業
肆、台灣的聚落
1、聚落的起源:
族群
影響因素
聚落的地點
原住民
維生方式不同
以漁獵維生的噶瑪蘭族—宜蘭平原上的沼澤旁。
以狩獵維生的泰雅族—山間河谷兩側的山腰。
漢人
基於生活需要
西南沿海的潟湖及河口因船隻停泊方便,為漁撈、貿易基地的沿海聚落。
北部海岸岬灣相間,灣澳可供船隻避風、停泊形成漁業聚落
農業開墾:1、泉水豐沛的地區,如:屏東平原沖積扇端及八卦台地下方。
2、山地、丘陵間、河岸兩旁地勢較高、可避免水患的河階。
3、水源較少之地,則伴隨灌溉渠道而分佈
山區林、礦資源豐富之地。
2、聚落的位置與發展:
優越的位置條件
聚落形成後,若1、位居水陸交通要衝
2、河海航運線會口之地,往往能吸引人潮,促進商業繁榮,發展成更大型的聚落
以台北為例
清乾隆年間
新店
因水路交通便利,位居南北往來要衝,形成大型的貨物集散中心。
19世紀
艋舺
因為居新店溪與淡水河交會處,可停泊大艘船隻,為北部最重要的商港。

伍、台灣各時期都市的形成與發展
時期
成因
實例
清代早期移民入台的門戶、和大陸貿易的據點、島內海上往來的港口沿海地區的淡水、後龍、鹿港、布袋、東港。
爲農村提供商品服務的鄉街平原、台地地區的豐原、斗南、里港
位居行政中心的行政型市鎮宜蘭、新竹、彰化、鳳山
山麓地區的開墾基地和交易場所大溪、白河、旗山
日治交通條件改善而快速興起高雄、新營
因遠離交通幹線而發展停滯鹽水、鹿港
行政型市鎮因交通路線會拒而快速發展台北、台中
近年來工業急速發展,都市快速擴張主要分布在西部
陸、都市化
1、定義:人口由鄉村向都市移動的過程。
都市的拉力:a、工商業發達,就業機會多,工作所得較多;2、醫療、購物、教育、社會福利等設施較多。
2、都市化程度:
定義一國或一地都市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與經濟發展成正相關
公式都市化程度 = 住在都市的人口數 / 總人口數 的百分比
影響都市化程度越高,代表當地工業、服務業越發達,經濟水準越高。
舉例
世界平均 = 42%
台灣 = 73%,都市化程度越高,經濟發展進步
中國 = 31%,都市化程度越低,經濟發展落後
柒、郊區化
1、背景:都市人口越來越多,產生眾多的都市問題(如:交通擁塞、空氣及噪音污染、生活緊張、房價高漲等)。
2、過程:鄉村及市中心的人口移往郊區居住。
3、結果:人口紛紛移往郊區,造成都市擴張。
捌、都會區
1、過程:鄉村人口大量移入都市及其衛星市鎮,促使都市和外圍的大小市鎮連成一體,形成高度發展的都會區。
2、台灣三大都會區:台北、台中、高雄都會區。

玖、聚落問題與重生
1、鄉村問題:
a、就業機會少→壯年人口外移嚴重。
b、人口高齡化或幼齡化→影響地方建設進行。
c、公共設施建設經費不足→鄉村生活機能低於都市。
2、都市問題:
a、大量人口湧入→交通、住宅擁擠及環境污染、公共設施不足。
b、土地利用管制不足→生態破壞及生活干擾。
3、聚落的重生:
     無論都市或鄉村聚落,都可以利用都市計劃、都市更新、社區營造等方式,隨時進行更新或有計畫性的建設,以符合永續利用的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