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二第三冊L2東北亞補充資料~「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與韓國政局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自從八月初在韓國上片以來,不僅創下最快觀影人數超過五百萬人的紀錄,更在一個月多月內衝破一千二百萬,相當於韓國總人口數的五分之一,成為二○一七年韓國票房冠軍。

這部電影通過計程車司機與來南韓採訪的德國記者彼得的親身經歷,來描述在光州發生的韓國現代民主運動和權威政府之爭的故事。有關光州事件的電影,也曾在金大中和盧武鉉政府時期上演過,但這次「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電影的特點,是在一九八○年代初期溫馨、和平的韓國城市和農村環境背景下,以諷刺及喜劇的方式,重新描寫光州民主化運動的悲慘事實。
在前總統朴槿惠時期,曾有電影「國際市場」(尹濟均執導),以名為德洙的家長親身經歷,描述在韓國戰爭時從興南碼頭撤退、韓國向德國派遣礦夫,越南戰場等情節,劇情讓觀眾又哭又笑,上映廿八天之後,觀影人數突破一千萬,但部分人批判稱這是只體現韓國現代史一部分的「保守派」電影。同一時期上映的「辯護人」(楊宇錫導演)同樣吸引了一一三七萬觀眾,主角宋佑碩律師的原型是後來跳崖自殺的盧武鉉總統,被冠上「進步派」的電影標籤,讓兩部電影當時陷入理念論爭。
今年是韓國民主化運動卅周年,很多導演事前都準備了不少與此相關的素材:學生運動、全國民主主義運動、光州市民革命、人權和依法治國的題材,都是今年韓國電影界的主流。
除了「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還有「挖土機」一片,講述了光州民主化運動時,被調來鎮壓示威人群的空降部隊士兵金康一,退役後成為一名挖土機駕駛,因為偶然的事件,開始追查廿多年前被掩蓋的令人不快的真相。這兩部電影都試圖為光州事件重作歷史評價。
「我是盧武鉉」則是以韓國已故前總統盧武鉉為主題的紀錄片,集合了包括現任總統文在寅在內的卅九名盧武鉉身邊人物的採訪片段,講述他二○○二年在黨內以二%支持率起步,最終成為總統候選人的歷程。由於五月廿三日是盧武鉉去世八周年紀念日,這部紀錄片在文在寅就任後立即上映,反映了文在寅政府和盧武鉉政府的密切關係。
目前韓國社會裡,不少人還是懷念著盧武鉉,文在寅和盧武鉉是卅多年的摯友,他因此也在今年選戰中得到不少的支持。文在寅就任後,一些與盧武鉉和光州事件有關的電影上演,證明新政府希望實現「盧武鉉-文在寅民主理想政治」,而這些新思維的電影,是不可能會在保守派政府時期允許上映的。
最近上演的幾部電影在「左右」、「進步和保守」、「地區勢力矛盾」的傳統爭論裡,毫不含糊的顯示了自己的立場,這也顯示了韓國的政治和社會,未來將從傳統爭論漩渦中掙脫前進。

補充
光州民主化運動(광주 민주화 운동),又名光州事件光州事變五一八光州事件,發生於1980年5月18日至27日期間。事件發生在韓國南部的光州全羅南道。是一次由當地市民自發的要求民主運動。當時掌握軍權的陸軍中將全斗煥下令武力鎮壓這次運動,造成大量平民和學生的死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