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營舊城 索大老爺德政碑出土

左營舊城 索大老爺德政碑出土

李義╱高雄報導
中國時報【李義╱高雄報導】
國定古蹟左營舊城考古掘出清代石碑,證實舊城城內有清代文化層,高雄市文化局見城計畫將全面擴大考古試掘,並創全國首例,納入公眾考古觀念,帶領民眾進入歷史現場,共同發掘歷史痕跡,看古跡不再是走馬看花。
土石碑額題「索大老爺德政碑」及碑文考證得知,索大老爺是清代南路營參將索渾,於西元1761年(乾隆26年)被舉薦派任至鳳山縣治掌理軍事要務。離職前,仕紳鄉耆感念他對地方的貢獻打造碑銘,這塊石碑等於是舊城於1722年首造土城後,安定的見證。
研判底下仍有文物
文化局長尹立表示,過去辦理舊城相關調查研究,透過歷史地圖與日治、現代地籍資料套疊,初步推測出城內街道等生活空間所在。此次出土的石碑說明舊城地底下可能仍埋藏有許多歷史文物。
首揭「試掘即展示」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許亞儒主任表示,過去史蹟與遺址保存常以復原與保存為策略,這次嘗試以「試掘即為展示」的概念,進行文化資產保存維護與展示教育。
成大考古所所長劉益昌說明,左營舊城一大特色是在同一個地景場域上,不斷地變化族群文化主體,史前人群、原住民、漢人、日軍、外省軍眷等,這段過去對於當代社會的文化意義格外顯得重要。
順應國際考古趨勢
以舊城空間為考古教育環境,並順應國際考古趨勢納入公眾考古,以試掘即展示的概念,展演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同時講述舊城城內空間與常民生活日常的歷史記憶,這是在國內考古界的一大嘗試。
他說,見城計畫將是國內首次以公眾考古國際趨勢來執行的遺址考古發掘展示工作,這將是台灣遺址保存的一大進程,可謂為公眾考古元年。
清索大老爺德政石碑高雄出土(2) (圖).

左營舊城挖掘出清朝石碑 伴隨出土的還有瓷器與磚塊

左營舊城挖掘出清朝石碑 伴隨出土的還有瓷器與磚塊
成功大學考古團隊在高雄左營舊城的城內挖掘出一塊253年前、清朝的石碑,成大考古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鍾國風表示,伴隨著這塊石碑一起出土的還有一些瓷器與房屋的磚塊。
(溫蘭魁報導)
成大考古團隊今年三月在左營舊城城內挖掘出土的石碑《索大老爺德政碑》,考古團隊把石碑帶回成大進行拓印,從碑文得知,索大老爺是臺灣清代南路營參將「索渾」,為滿州八旗鑲白旗人,因為熟悉海疆風土,西元1761年被派到鳳山縣治掌理軍事要務,三年後返回中國大陸,當地仕紳於是立了這塊石碑,歌頌他的德政。
這塊石碑埋的不深,距離地面大概只有50公分左右,材質是花崗岩,長118.5公分、寬54.5公分、厚11公分。成大考古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鍾國風說「我們從這個碑出土的脈絡可以瞭解,這個碑旁邊伴隨的土層其實是非常多的磚塊,而且是破損的磚塊,還有非常多的瓷器、生活的廢棄物,為什麼這些破損的東西這麼大量跟石碑共伴出土?其實,他是因為日本人來的時候,他有系統性、有目的性的拆毀這個城的清朝的官署、或是民居、甚至是宗教性的廟,他把它拆掉之後,連同『碑』一同推平到這個地方。」
鍾國風助理教授表示,假設可以定位出左營舊城當時的核心區,也就是清朝慈濟宮前面的十字路口,就可以把整個舊城的建築物、廟宇和縣署全都定位出來,考古團隊接下來將在旁邊拓坑,繼續向下挖掘。(照片:溫蘭魁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