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動物回來 太麻里等了25年


台東太麻里山區造林有成,用一座人工森林賺一座野生動物園。
天上飛的、地上爬的野生動物齊聚,水鹿等保育類動物也移民定居。
人工造林的生態效益很可觀,實驗證明,打造一座人工森林,就會多一座野生動物園。

農委會台東林業試驗所太麻里研究中心從民國80年起,在台東太麻里鄉橫跨金峰鄉的山區人工造林,四分之一世紀來造林有成,打造一座人工森林。這些年來,天上飛的、地上爬的野生動物全都聚集此地,超過20種物種,研究人員興奮地說:「這裡已是名副其實的野生動物園了」。

「常見台灣野生動物這裡統統有。」太麻里研究中心主任劉一新說,長鬃山羊、山羌、水鹿和獼猴等保育類動物已是這裡的熟客,像帝雉、藍腹鷴、食蟹獴等嬌客也常出沒。
混合植栽建功 形成完整生態
研究人員記錄林區有某處樹洞,有可愛的發現,這裡有穿山甲、鼬獾、白鼻心等動物共用樹洞,牠們分別在不同時段進出,宛如闢室密會,共商森林大計。
排灣族獵人撒古流斯笑說,並非所有動物都住在一個洞穴裡啦,而是洞穴裡頭有多條不同通道,就如同網絡般四通八達,但不會彼此侵犯。
劉一新表示,早期的人工森林想要看到野生動物出沒,機率實在是少之又少,更別說是少見的保育類動物。不過,太麻里研究中心卻在短短25年就辦到了,235公頃面積的人造林,因為混合植栽,林相更接近原始自然林,吸引更多昆蟲、鳥禽及野生動物,形成完整生態與食物鏈。

眾多物種聚集 野生動物天堂
「每次巡山都會遇到不同野生動物。」排灣族巡山員嚕瓦笑說,這裡很有魅力,連高海拔的大型保育類動物水鹿,也跑下山來定居,巡山最常碰到山豬、山羌和猴子,動物多到數不清,「這裡是台灣正港野生動物園,一點也不為過」。
排灣族獵人撒古流斯看到試驗所的記錄畫面表示,有穿山甲、鼬獾、白鼻心等這麼多動物進進出出一個洞口,就表示這裡的生態環境沒有遭到破壞,附近食物也非常豐富,才會有這麼多物種聚集。

原生樹種林相 嬌客身影入鏡
台灣早年台東太麻里鄉和金峰鄉山區伐木盛行,山頭幾乎都是光禿禿的一片,避免山坡地過度開發,政府因而積極推動造林,林業試驗所太麻里研究中心民國80年開始造林,974公頃的實驗林裡,有235公頃人工造林,並栽種包括烏心石、樟樹、九芎等數十種不同的原生樹種。
劉一新表示,經過25年的復育,這片人工造林樹種植物已非常豐富,為了記錄這裡的生態環境,去年他們特別設置攝影器材,沒想到意外錄到許多動物的珍貴畫面。
未來試驗所,擬透過網路直播,讓大家可以看到人工造林的生態環境,也能更認識動物。【取自聯合報】2016/06/0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