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地下水庫」 抗旱祕密武器

以先進技術設置的水湳地下水庫,上面是公園景觀。 圖/台中市府提供

分享
全球面臨缺水危機,台中市未雨綢繆,率先建一座地底「小水庫」,就在新開發的水湳經貿園區。可把廣達三公頃的社區廢水收集過濾,變成「再生水」,供應沖廁所、澆灌,一年省下水費高達五千萬元,還能避免缺水之虞。
這座「地下水庫」有最先進的儲水槽與中水道系統;最特殊之處就是設在地面下,地面看起來是美麗的綠地公園,底下卻處處「玄機」,多座儲存槽儲水之外,還引進最先進的「薄膜生物反應處理」,濾網之細可完全過濾雜質和大腸桿菌,淨化出來是「中水」。
台中市政府水利局長周廷彰解釋,一般自來水稱為「上水」,下水指的是雨水和汙水,台中這座水庫處理出的「中水」,已達到一定水質標準,可重複使用做為沖廁用水、澆灌、景觀及街道清洗等。

整個管線和淨水廠設備都在地下。 圖/台中市府提供

分享
「這算是台灣本島第一座收集社區廢水再利用的地下水庫! 」台中市長林佳龍說,去年台灣發生缺水危機,未來問題會愈來愈嚴重,市府一定要正視;花七億興建這座可儲水、濾水的小水庫,把原本只能排流水溝、河川的廢水收集過濾,重複使用,節水且環保,還可省水費。
目前有類似淨水功能的再生水利用,多是在學校小規模嘗試,台中市領先各地,首度在社區大規模運用;未來收集廢水範圍包括水湳經貿園區裡的智慧營運中心、文化二館、中央公園等大型公共建設,鄰近的單元八重劃區與中清路七里、甚至中科都會納入。
「沖廁、澆灌使用的水,佔生活用水約達三成。 」周廷彰說,缺水嚴重下,第一會先限制沖廁、澆花用水,但未來水湳完全不必擔心限水,因以廢水不斷循環再利用,每年處理出一點四萬噸的再生水,永遠源源不絕。
市府目前已在水湳經貿園區施工,埋設中水道管線,整個小水庫的回收中心預計今年底可完成運作,園區內公有建築物、住宅、商業區興建時一併設中水道管網,整個管網系統約在一○六年十月前完成、運作。
閱讀秘書/中水道系統 先進城市指標
台中水湳的地下水庫,就是歐美很流行的「中水道系統」。台灣民眾常聽「下水道」,對「中水道」較陌生。
「中水道」功能就是將處理後的再生水循環利用,配送城市的社區、大樓及公設,被視為先進城市的指標之一。
台灣迄今僅部份校園導入該系統小規模運作,台中水湳園區中水道系統應是都市社區中的首例。

2016-05-23 03:34 聯合報 記者張明慧、洪上元/台中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