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大聯盟出擊 紅潮狂襲11檔黃金陣容

【文.李彥緯】

【理財周刊第799期】

分享
近期台股最引人注目、眾所關心的事件,莫過於「中國紫光集團挾著龐大資金,意圖染指台灣半導體IC封測、DRAM產業相關族群」,市場氣氛因此沸沸揚揚、紛擾不已。儘管後續仍有待部分公司接下來的股東臨時會最後決議而定,以及面對「經濟部投審會陸資投資規範」、「行政院公平會反托拉斯法案」相關市占率限制機制的審查,一切順利通過後,才算是告一段落。但不論最後結果為何,都已為台股激起不小的漣漪,引發市場熱烈討論。
不過,這段期間還有一件事更令市場人士振奮,這件事不只象徵台灣科技業成功反撲「中國紅潮」來襲,也標誌著台灣仍有一定實力可以反擊中國紅色供應鏈的崛起,那就是「台積電(2330)已決定前往中國南京市設立十二吋晶圓廠,進行中國晶圓代工市場競爭戰略部署、搶占市場卡位先機、力搏持續提升市占率」。
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正式宣布,為了確保長遠經營優勢,把守市場重要戰略地位,就近服務客戶及增強其黏著度,以及增加企業營收獲利、增進股東權益等營運規劃考量,決定前進中國設立先進製程半導體晶圓廠,全力拚搏「集團化」紅色供應鏈。
就近服務客戶 鞏固長期市場商機
台積電預定於南京設立一座以生產邏輯晶片代工為主的十二吋晶圓廠,將以「十六奈米」高階先進製程投產,總投資金額預估達三十億美元,目前已確定將由台積電「獨資」設廠。初步規劃月產能二萬片,預計2018年下半年起正式量產,同時也將於當地設立IC晶片設計服務中心,就近服務多家營收占比正逐漸拉高的中國IC晶片設計客戶。
想不到,台積電這項舉動,卻被部分市場及社會人士解讀為「最後寶貝也要出走台灣!」,否定了台積電此次對於未來全球IC晶圓代工市場市占率能否持續確保的重要戰略布局,而被視為「離棄台灣」的「叛將」。究竟台積電為謀求股東利益成長極大化,務實開展的「深化競爭優勢」布局,可否真正為台灣帶來好處?值得關注。
台積電指出,中國半導體市場規模近年來成長快速,台積電來自於中國市場的營收過去五年內年複合成長率已高達50%以上,為了更進一步擴增中國市場商機,董事會決議前往中國設立十二吋IC晶圓製造廠,預估整個建廠計畫總支出金額約三十億美元。其中費用支出項目,包括來自台灣現有晶圓廠機台設備之價值,及中國政府於集成(積體)電路產業優惠政策,所以預估台積電此次南京建廠淨投資總額將可低於三十億美元。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

分享
獨資設廠 台積電以台灣利益優先
台積電表示,初期規劃月產能為二萬片,僅為台積電今年全體產能總和約二.五%。另外,南京廠正式量產以前,從台灣派駐前往的員工,占比該廠總員工數將達五成以上。南京廠於2018年下半年正式上線量產時,台積電在台灣已量產高階先進製程,也可能已經正式推進至「七奈米」製程達一年以上(七奈米預計2017年下半年投產),並未違反政府有關企業前往中國投資設廠的相關規範。
此外,針對外界質疑此次前進中國設廠,是否會遭遇營運機密外洩的敏感問題,台積電也表示,這一次是以「獨資」形式前往設廠,可握有絕對性企業經營主導權,自然也可進一步確保既有製程技術智慧財產權,免除營業機密流失風險。
台積電也同時指出,未來旗下最先進高階製程技術最主要的研發與生產基地,都會持續落腳台灣,此次之所以赴中國設廠,最主要目的即為進一步擴增接單商機,確保長期市占率。因此,隨著接單量增加、接單金額擴大,未來勢必也將持續擴增台灣廠的生產規模。
同時,若不及早前往,即將於未來五年躍升為全球半導體市場競爭程度最激烈、成長腳步最快、產值規模全球最大的中國市場,成功占據營運戰略制高點,難道甘心將這塊肥肉,拱手讓給美國、韓國,甚至是中國當地IC晶圓代工競爭對手?身為專業經理人及其高階團隊,豈會不知道要及早卡位中國市場戰略據點的重要性?又怎麼丟得起因為一時的猶豫不決、判斷錯誤,失去先機的顏面?值此中國半導體市場正蓬勃發展,而中國競爭對手製程技術仍明顯落後兩個世代以上的絕佳時機,台積電毅然宣布前往中國設廠,搶占先機,自是再正確不過的睿智抉擇。
部分市場專家及社會人士認為台積電作法,等於是將高階先進IC晶圓製程技術雙手奉上送給中國政府,似有「通敵」嫌疑,未免以管窺豹,將格局做小。
官方扶植 中國半導體市場成長力驚人
要知道,不只中國半導體積體電路市場整體規模已經連續五年以7.7%年平均複合成長率持續擴增,預估年底將可進一步成長達一兆一六七二億人民幣(約一八一五億美元)。對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市占率高達53%的台積電而言,來自於中國市場的營收占比,更已逐年成長達8%左右(2004年時營收占比還是零)。假設以台積電今年預估將進一步成長至高達八千一百億新台幣(2016年將進一步擴增高達九千六百億新台幣)的營收規模計算,來自中國的營收即已高達六四八億新台幣,重要性已不可忽視。一旦少了中國市場的營收挹注,台積電的龍頭地位也將難以坐得穩當。
而且,未來中國半導體晶片市場的發展模式,必定會見到中國官方進一步的產業扶植戰略出台,要求其境內甚至是國外各家電子大廠,上市至中國的產品必須使用、安裝中國「本土」生產的IC晶片、電子零組件,對台積電而言,既然中國客戶丟失不得,又須符合中國官方針對半導體產業的相關限制,又有什麼立場可以拒絕前往中國設廠?
最高階、先進製程 仍根留台灣
更何況,以目前台積電所規劃的南京十二吋晶圓廠,十六奈米製程啟動量產時間,約在2018年下半年看來,屆時,台積電在台灣現有廠房也將會進一步推展至十奈米階段,甚至是更為先進的下一世代先進製程「七奈米」。可以看得出來,屆時,台灣廠出貨的IC晶圓代工製程,仍舊領先南京廠的十六奈米製程達兩個世代左右。怎麼可以說,台積電此次前往中國設廠,是將等同於台灣人所共有的最高階、先進IC晶圓製程「技術資產」,雙手奉送給中方呢?
另一方面,如果台積電能夠因為此次及早前往中國卡位,確保其龍頭地位,也等同於更加確立其可持續綻放榮耀的「台灣之光」!(文未完)

1 則留言:

  1. j20222
    有了利益,還會回報國家,台機電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