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年說馬 漫談西藏「馬文化」

西藏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一匹馬、一桿槍、一把刀。這就是過去牧區男人闖蕩世界的全部。」其實,對於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民族來說,馬和牛、羊一樣,融入了藏民族生活的點點滴滴,形成了西藏特有的「馬文化」。


西藏體育活動中的馬文化


在2013年的全運會上,西藏馬術隊的邊巴扎西等四名隊員勇奪馬術三項賽團體亞軍,創造了西藏馬術隊在全運會上的最好成績。


西藏馬術隊教練丹增說,現在西藏正從「馬背民族」走向「汽車時代」,馬不再只是簡單的騎行工具,馬術運動作為現代體育賽事開始走進西藏人的視野。


相對於略顯陌生的現代馬術運動,民間賽馬活動則在西藏曆史悠久。西藏民俗文化研究學者旺堆在《青藏高原的馬文化》一文中指出,藏曆火鼠年(公元1408年)江孜法王丹貢桑帕恢復因戰亂中斷的祭祀活動,增加了跑馬射箭等娛樂活動,逐漸形成了江孜達馬節。


隨著時間的推移,跑馬射箭活動傳到了拉薩、羌塘、工布及其他藏區,並出現了「藏北賽馬會」、「當雄賽馬會」、「定日賽馬會」、「康定跑馬會」等一系列傳統大型賽馬活動。


「賽馬表演是藏族同胞傳統的體育活動之一,深受藏族群眾喜愛。」曾在日土縣農牧民賽馬表演隊工作的土登說,藏區的賽馬活動一般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習慣上認為誰家獲勝,就預示著這一年誰家會得到護法神的保祐,風調雨順、人畜安康。


據了解,西藏賽馬主要分為跑馬賽和馬術表演兩種。跑馬比賽主要比賽馬的耐力、速度、步伐等,賽跑距離5至10公里不等。而馬術主要比騎手的馬上功夫。西藏自治區文聯副主席平措扎西說,藏民族在長期的賽馬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馬上功夫,如馬上射擊與射箭、彎腰拾寶、口摘鮮花、左蹦右跳、仰翻等。


藏傳佛教中的馬文化


由於馬在藏民族生活中的獨特地位,馬在藏傳佛教中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被認為是人與祖靈溝通的神物,甚至成為藏民族的圖騰之一。


在拉薩著名的色拉寺內,有一個護法神叫馬頭明王。相傳此神源自印度,係觀世音自性身,其貌為馬頭人身。因為藏傳佛教格魯派信仰馬頭明王,信眾每年藏曆十二月二十七日會前往色拉寺朝拜馬頭明王的金剛橛,祈求帶來福運,因此「馬頭金剛」神殿的香火非常旺盛。


如果說馬頭明王更多地藏於寺廟深殿不易見到,那麼插遍西藏山頂、房頂、佛塔等地的五彩經幡,以及拋撒於山頂或風山口的方形小塊彩紙則是藏區的常見風景。


這種小塊彩紙,是藏傳佛教中的重要信物——「隆達」。「隆」意為「風」,「達」意為「馬」,即「風馬」,常見的形式是一種大小為4公分左右的彩色小紙片,顏色有白、紅、黃、綠,呈正方形或長方形,中間印有一匹馱著摩尼寶珠的駿馬,有日月星辰,四角印有龍、鳥、虎、獅四種動物。


每當重大節日,人們在高山上揮撒「風馬」,祈求神靈保祐。放風馬時一般先煨桑,隨著煙起,口念禱詞,順勢將風馬拋向空中。


風馬的由來說法不一。《青藏高原的馬文化》中指出,有關古籍記載,風馬的發明者是貢則·尺傑加布。有人考證說貢則·尺傑加布就是春秋時期的孔子。「貢則」是孔子的藏語譯音,「尺傑加布」是藏族學者給孔子的謚號,意思是智慧之王。


茶馬古道中的馬文化


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帶的叢林草莽之中,綿延盤旋著一條神秘的古道,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茶馬古道」。


自古藏區產名馬。「茶馬古道」的馬很多就來自西藏。有考證指出,茶馬古道起源於唐宋時期的「茶馬互市」。


因康藏屬高寒地區,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需要攝入含熱量高的脂肪,糌粑、奶類、酥油、牛羊肉就成了藏民族的主食。但因為沒有蔬菜,糌粑又燥熱,過多的脂肪在人體內不易分解,而茶葉既能夠分解脂肪,又能防止燥熱,故藏民族創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習慣。


不過,藏區不產茶,而在內地,民間役使和軍隊征戰都需要大量的騾馬,卻供不應求,而藏區和川、滇邊地產良馬。於是,具有互補性的「茶馬互市」便應運而生。


據史料記載,早在唐代,漢藏間的「以茶易馬」貿易就已初具規模。到了宋代,內地茶葉生產有了飛速發展,「茶馬互市」便蓬勃發展起來。


唐宋以來,這種漢藏之間通過茶馬古道建立起來的經濟文化聯繫延續至今。因此,西藏的馬作為一種商品,在漢藏文化交流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文網址: 馬年說馬 漫談西藏「馬文化」 - 新華觀察 - 區域脈動 - udn全球觀察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497713#ixzz2spWwjTVJ
Power By 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