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歧視到認同 14族多元文化激盪 台灣前進的原動力


從歧視到認同 14族多元文化激盪 台灣前進的原動力

作者: (執筆╱高有智)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7月31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執筆╱高有智)】


「原住民族」的名稱,大家習以為常,卻是經過一連串努力爭取的結果。從清朝時期的「番」,日治時代稱為「蕃」或「高砂族」,到國民政府時期,改用「山地同胞」,這些稱呼都是外來族群強加在原住民族身上的烙印,背後多少也帶有歧視與武斷的意涵。1980年代開始,原運團體開始爭取「原住民」的稱呼,他們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也要求社會正視「原住民是土地最先的主人」。「原住民族」終於浮上檯面,也成為主流詞彙。


原住民族從來都不是單一族群,當前官方認定有14族之多,其中還不包括漢化的平埔各族,不同族群展現多元的文化特色,也豐富當前的台灣風貌,成為台灣前進的「原動力」。


過去原住民族面臨許多生存危機,教育斷層,部落崩解,土地與文化不斷流失,族人也憂心成為「黃昏的民族」,如今原住民多了自信,卻仍在時代的夾縫中,尋找族群的未來。


近年來,包括美麗灣開發案等土地爭議、蘭嶼核能廢料的處置、原住民族自治、歸還傳統領域或平埔族正名等爭議,這些與原住民息息相關的重大議題,不再侷限原住民族的內部事務,原住民的音樂、文學、藝術和文化穿透族群界線,也得到台灣社會更多共鳴與認同,這是台灣集體社會的公共議題,也是共同的文化資產。


舒米恩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曾提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他長期在部落傳承阿美族的文化,不僅原住民孩子學習部落文化,就連漢人的小孩也跟著學習,「文化是認同,不一定要有原住民血統。」


台灣社會走過歷史陣痛,從歧視到認同,原住民走得辛苦, 然而,多元文化相互激盪碰撞,逐漸形塑成包容與開放的海洋文明,也是留給下一代台灣人的最美資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