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七次江陳會應就南海議題交換意見

兩岸七次江陳會,可能於八月底或九月初在大陸天津市舉行,而在會中海峽兩岸有可能簽署「投資保障協議」和「核電安全協議」,但似乎無意就未來兩岸處理南海問題,進行初步意見交換。

中國大陸與東協已通過了執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指針,未來也將進行有關南海航行自由、海洋科研和環保、航行安全與搜救、以及打擊海上跨國犯罪等項目進行合作,甚至可能開始討論一份區域性《南海行為準則》,但在會中,中國大陸與東協並未就台灣之參與發表任何聲明。

中華民國是自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持續有效占領南海南沙群島最大島太平島至今,且在國際法理上,主張島嶼主權最站得住腳的國家,因而未來任何南海區域合作計畫,將台灣排除在外的作法,不但不合理,而對各國維持區域和平與穩定、強化區域合作、促進亞太地區經濟發展與繁榮等既定政策目標,也是不利的。

不過,欣慰的是,獲中國大陸官方機構「中國南海研究院」背書,第一本由兩岸學者共同撰寫的「二○一○年南海地區形勢評估報告」,指出在兩岸關係持續改善下,只要台灣不以參與南海議題為藉口製造兩個中國,「以適當身分參與南海的國際談判,大陸方面將會適時予以支持」。

七月初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一場有關南海的國際會議,雖然是屬於第二軌非官方的會議,但此會議有其重要意涵:一、儘管菲律賓與越南就南沙島嶼存有爭議,但兩國卻願意擱下爭議,首度聯手召開有關南海的國際會議。二、此會議幕後主辦單位都是各國外交部,只是透過其所屬外講所邀請國際學者參加。三、日本的半官方學者,也應邀出席,並發表一篇針對性極強的論文。四、會中一位越南與會學者高調指出,基於台灣占有南沙群島最大島的事實,台灣絕對是任何南海合作安排所不可欠缺的夥伴成員,台灣在南海未來之任何安排所扮演角色應被顧及,尤其是簽署參與《南海行為準則》。

七月下旬,美國華府重要智庫「亞洲研究局」出版的特別報導,強調不容忽略台灣,應該邀請台灣參與執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未來相關合作計畫。

在六月一位印尼資深外交官,也建議台灣應積極致函東協秘書長,表達參與由東協所主導召開的年度系列政治、安全對話會議,並參加南海區域對話機制與合作計畫。

目前現階段,儘管兩岸就南海議題進行合作的時機,尚未成熟,但海基會、海協會應在ECFA和已簽署十五個合作協議的基礎下,未雨綢繆,開始就未來兩岸如何共同處理南海島嶼主權、海洋權益、南海U形線之解釋等重要「高階政治」問題,進行初步交換意見。

最近,美國史丹佛大學國際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員薛理泰,建議兩岸可在經濟層面推行合作,聯合探勘並開發南海油氣田資源;而此類合作,亦應在七次江陳會有所討論。

我們認為北京就海峽兩岸未來在南海進行合作的試金石,是先釋出善意,做出彈性安排,使台灣能參與南海區域對話機制和合作計畫,而台北方面,亦應大聲向大陸提出參與南海區域對話機制與合作計畫的強烈意願。因而,即將舉行的第七次江陳會,應將南海議題納入初步意見交換,甚至達成一致看法,共同開發南海資源。(林福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