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工業

台灣工業


在日治時期前期,臺灣在日本經濟上的地位是食糧生產基地,僅有少數的食物儲藏加工業和輕工業,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台灣因戰略地位被日本政府重新定位為南進基地,因此在台灣南部的高雄一帶發展軍事工業。國民政府遷台後,將臺灣視為武力反攻大陸的基地,奉行軍事優先和穩定農業的經濟政策。自1960年代起,臺灣輕工業發展快速,重工業則居於次要地位。政府為了增加出口換取外匯,還設立加工出口區來增加外貿收入。

到了蔣經國時代,為擺脫石油危機,政府致力推動十大建設,為台灣石化業與重工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此時恰逢越戰,美國向臺灣訂購大量物資,這些因素都促使臺灣經濟快速起飛。由於經濟發展成功,台灣遂晉身亞洲四小龍行列,亦達到新興工業化國家水準。之後政府注意到重工業在經濟中的地位,實行積極的產業政策,設立中國鋼鐵、中國造船(今台灣國際造船和中國石油(今台灣中油)等大型國營企業,亦有美國華僑返回臺灣設立電子廠,如台積電、聯華電子等也取得成功。

1980年代,政府成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大力鼓勵內外廠商投資積體電路、電腦等高科技產業,以耗能少、污染低、附加價值高的技術密集型科技產業取代傳統產業,民間中小企業也被電子產業的蓬勃發展所影響。臺灣的個人電腦主板產量位居世界第一,臺灣成為NIEs國家。並於於1995年2月國科會依行政院決議,設置南部科學工業園區。之後在2002年由行政院核定成立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園區分佈於台灣中部的臺中縣市及雲林縣三縣市。

為接續蔣經國「十年經濟建設計劃」,1990年代初期政府提出的國家建設六年計畫只維持了近3年之久,但也率先開啟了台灣財政赤字之大門。

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由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陳水扁、副總統候選人呂秀蓮當選,政黨輪替所造成的政經效應導致隔年經濟首次出現1947年以來的負成長。另一方面,由於台灣的電子工業多為ODM,除宏碁現為世界第三大電腦品牌、捷安特已成為世界知名高級腳踏車品牌外,華碩、友訊、趨勢科技微星科技、長榮集團等未來仍有發展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