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民工張家三代的故事

「歸途列車」 范立欣邊拍邊哭


聯合 更新日期:2010/12/25 09:45 記者項貽斐/專訪







每年春節前夕千萬中國人的返鄉「移民潮」,是新聞畫面裡最壯觀的隊伍,但在紀錄片「歸途列車」導演范立欣的眼裡,經過濃縮再濃縮,成了四川農民工張家三代的故事。



去年底這部片在全球規模最大的阿姆斯特丹影展拿下最佳紀錄片,引起國際影壇重視,也讓范立欣成為備受矚目的新銳紀錄片導演。



那年撞進春運 撒下種籽



33歲的范立欣從小在武漢長大,父母均從事教育工作,在他的成長過程不但沒離鄉求學、與父母分開的經驗,而且大學畢業後也順利進入地方電視台工作幾年,才再到北京中央電視台擔任英語新聞的攝影記者。



在央視時范立欣經常得赴偏遠地區出差,2006年已移民加拿大的范立欣因向央視提案製作以有錢人、工人和學生為主角的「春運」紀錄片,到廣州尋找拍攝對象,因而認識從四川到廣州成衣廠打工16年的張家夫妻。



紀錄片完成後范立欣覺得不夠,希望透過張家極具代表性的故事反映中國半世紀政經變動的歷史,於是繼續找錢拍攝,花了3年終於完成「歸途列車」。



追火車 回家的路那麼難



「歸途列車」一開場是萬頭鑽動的火車站,蜂擁的群眾爭相擠入月台,張家夫妻也加入這一年一次的返鄉行列。男主角的母親在四川老家撫養他的一對兒女,母親年輕時因政策要求青年下鄉,不得不留在農村;改革開放後,張家夫婦為改善家庭環境,離鄉拚命賺錢,希望兒女念書出人頭地;但17歲的女兒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又不想升學,竟放棄學業也到廣州工作。



拍攝期間,每年春節前夕因不知張家夫婦會買到哪一班火車回家,范立欣都會和工作人員早早就預購連續幾天的車票,再和他們一同搭車回家。不過就算票再難買,這對夫妻也從未開口要求幫忙。2008年中國南方發生雪災,以往兩天三夜就能到四川的旅程,延誤為六天,但歷經千辛萬苦回到家,父女竟發生激烈口角,攝影師更拍下父親動手打女兒的畫面,成為全片最震驚的一幕。



父摑女 拍啊!這是真實的痛



范立欣說,張家四川老家為省電都用20瓦左右的燈泡,但他拍片得更亮一些,所以每趟去四川都會準備許多100瓦燈泡換上。當張家父女發生衝突時,與張家有如家人般的他正在隔壁房間換燈泡,聽到出事,他第一反應是想衝去拉開,但攝影師攔住他,使他又考慮10幾秒,然後聽到女兒對鏡頭大喊「拍呀!這就是真實的我」。



拍攝過程中,父女雙方都常找范立欣訴苦,父母更想經由他「打聽」女兒的事,但范立欣因不能介入太深,只能說一些,有時小女生懷疑他洩密還會拒拍。范立欣坦承,拍「歸途列車」的經過「像在良心與職業操守間的拉鋸戰」,充滿矛盾與心痛,自己也常常拍著拍著跟著掉眼淚。



故鄉這麼美 為何選擇離開?



「歸途列車」推出後當事人的看法如何呢?范立欣說,仍在廣州打工的張爸爸看片後說「很傷心」;返回四川照顧小兒子的張媽媽說「不知自己做錯什麼?」目前到湖北工作的女兒則拒看。



聚焦於小人物的「歸途列車」頻頻獲獎,范立欣認為,這意味國際已意識到資本主義全球化下中國的地位,甚至可從片中2009年初因金融風暴導致廣州工廠生意蕭條看到一個中國家庭和世界經濟牽一髮動全身的微妙關係。



在「歸途列車」的鏡頭下,故鄉四川的老家恬靜詩意,異鄉廣州的宿舍卻狹窄侷促,曾有觀眾問范立欣,「為什麼把故鄉拍得這麼美?」,他則反問「為什麼故鄉這麼美,他們仍選擇離開?」




  • 留言者: 鼠。仰望無邊的蔚藍。
  • Email: yuio1244@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1-02-10 16:18:39

春節的時候


中國的大眾運輸工具不都是塞滿滿滿的嗎?


還有人因此而買不到回家的車票


可見這人口的流動量必定很大


春節能夠吃團圓飯


這大概就是在異鄉的遊子最期待的事吧~


這部片在台灣不知道有沒有上映


「春節回家」聽起來沒什麼


可是我想


中國的人應該不這麼覺得


導演能拍出這種微妙的回家心情


讓我們知道,這回家的路真是一票難求


國209 3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