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亞太傳統藝術節特展 傳藝中心展出13國器物


2010亞太傳統藝術節特展 傳藝中心展出13國器物


NOWnews 更新日期:2010/09/18 20:12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傳統藝術中心展示館,17日起推出「2010亞太傳統藝術節特展—生活‧美感‧傳統」,將展到12月12日止,共展出亞太地區13國、289件各民族的生活器物,件件精緻,美感獨具,讓民眾在細細品味、欣賞的同時,也進一步了解背後所賦予的文化意涵。



「亞太傳統藝術節」已邁入第10年、第9屆,今年以靜態的生活器物特展、動態的表演(10月2日到10日)呈現亞太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元素與民族風情。以「生活」、「美感」、「傳統」為主軸的特展,今天上午在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主任江基良、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兼任教授施翠峰、台灣藝術大學人文學院兼任講師施慧明、台灣藝術大學專任副教授施慧美等人共同參與下,揭開序幕。



現場特別穿插音樂演出,所用樂器與曲風傳統味十足,分別有:苗栗縣立國樂團簡如君的揚琴彈奏、實踐大學國樂社指揮陳建宇的笙、台灣尺八協會理事長吳家榮的尺八吹奏,樂音動聽悅耳。



(圖/在尺八、揚琴、笙等傳統樂器的優美樂聲中,2010亞太傳統藝術節特展揭幕了。記者陳木隆攝)



主辦單位表示,這次特展在一樓「對話:巧思與美感」的主題展區中,首先看到的藤竹織品區,是東南亞住民運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藤材、竹材及木材製成各類器具;走進木雕區,則可發現祖先崇拜是亞太地區每一個族群普遍的現象,也因此促使祖靈像的製造與發達。而在刀劍區,則可看到從未開化的時代以來,各部落與民族之間不斷出現的大小規模戰鬥及其生活上使用刀劍工具的演變。



而在東南亞印尼文化圈中,讓人最印象深刻的,當屬偶戲,各類偶戲的劇情清一色以印度佛教或印度教的起源為主軸而展開,一千多年來幾乎都是以《摩訶婆羅達》(The Mahabharata)與《羅摩衍那》(The Ramayana)兩大印度史詩為劇本,直到1980年代,才打破一千多年來的歷史傳統,開始採用現代生活內容為其主要劇情。不僅做為酬神、娛神的獻禮,也展現出庶民平凡快樂的生活面向,偶戲的製作與表現也更為多元。



(圖/每件展出的器物,各具耐人品味的文化內涵。記者陳木隆攝)



展示館二樓的「蛻變:崇尚到創新」主題展區,可以看見從傳統之美邁向精緻之美的過程。色彩豐富的織品原初只是人類祖先於穴居時期,用串起的樹葉和縫好的獸皮為了遮蓋身體之用,隨著歷史演進,人們將纖維材料交叉排列組合編織成塊狀,一路發展到染色、織布、縫製並裝飾成重要節慶時使用的華麗服裝。



拜分布於東南亞各國的漆樹之賜,漆器的製造與使用相當普遍。這些民族每日三餐都在使用漆器,對他們而言,漆器不是放在博物館的展示品,而是家家戶戶每天都在使用的生活器物。隨著農耕生活的發展,陶器和瓷器也自然地在生活中發展出來。中國人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民族,鄰近的國家如:泰國、高棉、韓國、日本等,便是受到影響較早的國家。本次展覽同時展出深受中國瓷器影響的韓國高麗青瓷、泰國著名的宋胡錄青瓷器等。



(圖/擔任策展諮詢顧問的施翠峰教授,助展多件近半世紀的收藏器物。記者陳木隆攝)



此外,在竹雕區,精選展出的作品,包括日治時期台灣竹雕藝術家謝木流的五件作品,有燭台、筆筒、竹筒盒、竹文鎮、竹筆盒等。謝木流曾經跟隨名畫家余德煌學習膠彩畫,1943年以其膠彩畫「南園」入選第六屆台灣府展,而名噪一時,可惜戰爭爆發,府展停辦,畫家夢碎,於是開始製作竹藝品。他擅長利用竹管的自然形狀,巧妙雕刻為竹藝容器,作品獲得名畫家藍蔭鼎的欣賞,成為最愛用的文房器具。



柯基良表示,這次展覽的展品,來自印尼、中國、菲律賓、日本、韓國、泰國、印度、緬甸、台灣、斯里蘭卡尼泊爾越南柬埔寨等13國,橫跨中國、印度及印度尼西亞文化圈,為「2010亞太傳統藝術節:北亞風情」系列活動之一,共同呈現出亞太居民生活文化的各個面向,充分展現撼動人心的文化傳承與內涵。詳情及參觀資訊請上傳藝中心官網查詢:http://www.ncfta.gov.tw。



要看完整照片及新聞請上http://www.nownews.com/city/Yil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